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汇文书联丨印刷术所刻录的,是一段悠久的出版历史

汇文书联丨印刷术所刻录的,是一段悠久的出版历史

2021-07-10

与读者初次邂逅时,有着别致样貌的书籍往往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封面、包装、纸质、板式……恰到好处的美工设计会与图书的气质相得益彰,在吸引眼球的同时带给读者美的享受。


微信图片_20210710094740.jpg

在一本书的制作流程中,将一系列精致的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环节便是印刷。出版和印刷息息相关,出版史与印刷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。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,并让灿烂的古代文化成果得以留存。


在印刷术出现之前,记录文字是一件尤为繁琐的工程。


殷商时期,文字被刻录在龟壳兽骨上。此后,石板、简牍(竹简与木片等)、缣帛(丝织品)等文字载体相继出现。西汉司马迁作《史记》,便是逐字逐句写于竹简之上,52万字共使用2万片竹简,重约1吨,用三辆半牛车才能拉完。既不便于存放,也不便于阅读。

图片

东汉时,蔡伦改进了造纸术。只要利用树皮、麻头、渔网等寻常物件,便可制作出轻薄、低廉、易于携带的纸张。纸也迅速成为了记录文字的首选。

图片

但造纸术的出现并未改变文字的交流、记录被限制于上层社会的状况。只有实现大规模的文本复制,百姓才有可能摆脱愚昧,拥抱文明。脱胎于印章与拓石技术,借由初唐时期文化繁盛的东风,雕版印刷术应运而生。

图片

雕版印刷术操作方法简易,在纹质细密的木材上刻上反字,再刷上墨水,附上纸张,紧密按压后便可揭下一张成品。唐朝经济发达,疆域辽阔,文化璀璨,雕版印刷迅速于全国各地兴起。宋代时,雕版印刷业已完全发展成熟。明代时,产生了多色迭印的拱花印刷法,雕版印刷的工艺登峰造极。直至清后期,雕版印刷术才淡出历史舞台。


图片

不过,归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并非是雕版印刷术,而是活字印刷术。北宋初年,书籍刻板需求骤增,一页书要刻录上百字,但凡出现一个笔画错误,便要从头再来,耗时费力。  


庆历年间,毕昇开创性地发明了活字印刷术。重复使用的活字极大地提升了印刷速度,《梦溪笔谈》记载:“此印者才毕,则第二板已备,更互用之,瞬息可就。”

图片

元代在宋代使用泥活字的基础上,发展出了木活字和锡活字。明代进一步发明了铜活字与铅活字,清代时甚至出现了磁活字的工艺。同样在清朝末年,西方的铅印法逐渐在我国盛行,逐渐变成了近代印刷的主流方式。

图片

西方的印刷术则由德国人古登堡发明。与毕昇的活字印刷原理类似,只是在活字材料上选取了更易成型的铅锌合金,并利用铜模技术和脂肪性油墨,便于大量生产。古登堡同时发明了螺旋式木质印刷机,对传统技术进行了巨大革新。同样,西方印刷术也极大推动了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的进程。

图片


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,印刷工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。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印刷流程中,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传播效率。从直边书脊到圆边书脊,从线装方册到钉装胶印,印制出的图书外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。如今的平装书已走入寻常百姓家,每一本用心制作的图书,第一眼看去便能感受到其内容的特质,并精准击中读者的内心。

图片

如汇文书联今日付梓的这本《霓虹丛林》。光怪陆离的初印象、孤独的背影、幽紫的天空、冷色调的城市元素、厚重的质感,无不契合着作品想表达的主要内容:金字塔尖人生背后的爱恨情仇。

图片

又如汇文书联最喜欢的这本《烈火丹心》。不安的夜色、狰狞的火光、燃烧的森林、不顾危险冲锋在前的身影,尽显森林消防员的血性、责任与担当。

书籍继续进化,平板屏幕和电子墨水问世,各式各样的电子读物出现。固定文本的必要性逐渐被消解,不管是印刷还是出版业,都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的转变。

图片

回望印刷技术的发展史,从竹帛手书到雕版活印再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,不难看出:无论媒介的形式与信息的体量如何改变,文化的价值始终是永恒的。图书行业肩负着文化传播的神圣使命,任重而道远。



更多文学咨询,关注汇文书联公众号:

公众号二维码 (1).jpg

  • 出书顾问一对一服务

    全程托管,进度可查

  • 正规出版社

    安全可靠 手续透明

  • 渠道全 覆盖广

    健全高效图书发行系统

  • 物美价廉

    统一标准收费 择优推荐

  • 无忧退款

    出版不成功全额退款